《勞動合同法》實施以來,一些新的勞動爭議案開始凸現。記者昨天走訪本市部分區的勞動仲裁部門后獲悉,終止勞動合同,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等5類糾紛已經出現在勞動仲裁庭上。勞動法專家談育明分析后預測,隨著時間的推移,這5類勞動爭議糾紛的數量將明顯增加,并有可能成為今后勞動爭議的新焦點。
除了終止勞動合同,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外,另外4類新勞動糾紛為:已連續兩次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,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;應當簽訂而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,要求支付兩倍工資;超過一個月未簽訂勞動合同,要求支付兩倍工資;違法解除、終止勞動合同,要求支付兩倍賠償金。
現象
員工維權意識大為增強
據閔行、長寧等區的勞動仲裁部門透露,這些區已經受理了部分涉及上述5類爭議的案件。其中閔行區今年1月至3月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中,要求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案件計45件,占涉案數的2.86%.
閔行區某公司今年1月中旬要與30多名員工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。當公司要與這些員工簽合同時,這些員工卻提出,他們在公司工作都已滿十年,按照《勞動合同法》的規定,公司應該與他們簽訂無固定期合同。員工的這一要求在遭到公司拒絕后,雙方爭執進一步升級。而后,員工將該糾紛告到區勞動仲裁院,既要求公司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,又要求公司按規定支付雙倍工資。
在談到這些爭議之所以可能成為新焦點的原因時,業內人士分析,主要是因為這些爭議在《勞動合同法》的相關條款中最為敏感、最涉及員工的切身利益,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、支付兩倍工資等涉及員工長久的飯碗問題,支付和賠償的數額較大,因此,這些問題最有可能成為矛盾的焦點。“從去年下半年開始,媒體宣傳、報道《勞動合同法》之后,員工維權意識大大增強?,F在,員工越來越會選擇恰當時機積極為自己維權。”
一仲裁庭最多日開庭6次
據悉,今年2月份,全市共受理各類勞動仲裁案件3800起,比去年同期的2100余起增加1700余起。
閔行區勞動爭議仲裁院今年1至3月共受理仲裁案1568件,總共涉案達1669人,與去年同期相比,案件數、涉案人數均增長近3倍。該院現有26位仲裁人員、書記員,部分還要兼職行政工作,這些仲裁員目前平均一天就要辦結一宗案件,在他們手里,人人都堆積著50-60件案件。為了加快辦案,仲裁人員幾乎每周要加班。
一位長期從事勞動仲裁工作的人士向記者透露,《勞動合同法》實施后,勞動仲裁部門受理的案件大幅度增加。目前,一個仲裁員一年受理的案件數高達數百件;一個仲裁庭平均一天要開庭4次,最高要開庭6次;平均一位仲裁員不到一天就要辦結一宗案件。
上一頁12 3 下一頁